依恋与依恋关系
鲍尔比(John Bowlby,1969),是第一个提出“依恋”的学者,他将依恋定义为“个体与具有特殊意义的他人形成的牢固的情感纽带的倾向,能为个体提供安全和安慰”,用来解释婴儿与其养育者之间的情感联系。鲍尔比的研究是从母婴分离会对儿童的心理产生影响开始的,阐述母婴分离对于孩子人格和心理各方面的重要影响。
艾斯沃斯(Ainsworth,1978)在鲍尔比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依恋关系中个体间的重要差异在于依恋的安全性或不安全性。于是,她与同事设计了陌生情境测验(strange situation test),评定1岁婴儿对其母亲的依恋的安全性。艾斯沃斯(M.Ainsworth)设计的“陌生情境”实验是研究儿童分离焦虑、陌生焦虑的经典实验。
艾斯沃斯设计的实验得出结论:在陌生情境下,婴儿的依恋关系分为三类:
- 安全型依恋
- 回避型依恋
- 矛盾型依恋
亲密关系中的依恋类型
哈赞和谢弗开发了一种自评工具,目的用来区分情侣关系中的依恋类型。他们要求被测试者读下列三段内容,并指出哪段内容最好地描述了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的所思、所感和行为:
- 第一句话:与别人亲密令我感到有些不舒服;我发现自己难以完全信任他们、难以让自己依赖他们。当别人与我太亲密时我会紧张,别人想让我更加亲密,这使我感到不舒服。(回避型依恋)
- 第二句话:我发现与别人亲密并不难,并能安心地依赖于别人和让别人依赖我。我不担心被别人抛弃,也不担心别人与我关系太亲密。(安全型依恋)
- 第三句话:我发现别人不乐意像我希望的那样与我亲密。我经常担心自己的伴侣并不真爱我或不想与我在一起。我想与伴侣关系非常亲密,而这有时会吓跑别人。(矛盾型依恋)
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 首先,受期望的影响,调查者倾向于把自己描述成安全型的依恋类型;
- 其次,虽然这一问卷简便易行,费用低廉,从心理测量学而言并不严格;
- 最后,三种依恋类型中每一种类型的描述其实都含有多个维度的内容,调查者不得不接受一个总体的描述,内部一致性无法得到保证。
亲密关系体验量表
布伦南(Brennan)等人设计了“亲密关系体验里表”该量表包括两个维度,分别是焦虑维度(测量个体对伴侣的分离或者被伴侣抛弃的担心程度)及回避程度(测量个体与情侣的亲密程度及个体在心理和情感上的独立程度)。
他们得出结论,认为哈赞和谢弗之前所提出的回避型其实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类型的回避。看起来他们都是避免和他人亲密接触,但原因并不相同。一种情况是人们期望和他人交往,但又对他人戒心重重,害怕被人拒绝和欺骗。另一种情况是人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真正地喜欢我行我素和自由自在,而不愿意与他人发生紧密的依恋关系。这就将成人的依恋类型拓展为四种。
第一种是安全型。他们既相信自己,也相信对方。认为自己是值得爱的,他人也是值得爱和信任的。这类恋人在生活中是幸福的。会直接地,坦诚地,坚定地表达需要和感受,具有回应性。能够很好处理冲突,这类情侣一般比较长久。
第二种是矛盾型,他们相信别人,却不相信自己。就得过分地依赖于他人的赞许,所以他们过度地寻求认同。这种依恋关系在生活中就是索取式恋爱,通过对方的赞许获得自我认同。
第三种是回避型。对自己和他人的态度都是消极的,既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别人,他们可能害怕被拒绝而极力避免和他人发生亲密关系。虽然他们希望有人喜欢自己,但更担心自己因此离不开别人,而一旦建立了亲密关系,又往往会过度担心伴侣会离开自己,整天提心吊胆地防止冲突和其他代价过高的关系,有时想到与伴侣亲密相处时他们就会感到恐惧。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恋爱关系就是你会把自己的内心的情绪隐藏起来,因为你害怕受伤害,受伤时你会装作若无其事。
第四种是增加的一个亚类,把回避依恋分为两类,上面与谢弗的研究一致,而疏离型则是新增的。他们相信自己,却不相信别人。认为他人会拒绝自己,和他人发生亲密关系得不偿失。这类成人会以避免与他人发生联系,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他们拒绝和他人相互依赖,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能自力更生,也不在乎他人是否喜欢自己。他们会更关注替代选择,会留心任何可能的其他爱情选择,并且更容易被新结识的人所吸引。他们希望将来的伴侣不给他们提供帮助,因为他们不打算反过来做任何报答。在现实生活中就是情侣双方都逃避问题,不愿正面回答问题,缺少沟通,双方独立性强。
总结
首先,如果成人浪漫关系是依恋关系,那么艾斯沃斯在婴儿-照看者关系中观察到的那种个体差异,也会在成人关系中存在。
第二,如果成人恋爱关系是依恋关系,那么成人关系的“工作”方式应当类似于婴儿-照看者关系的工作方式。
第三,成人在自己的成年关系中是否有安全感,可能部分地反映着他/她在早年儿童期中的依恋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