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性别差异

男女差异的形成原因

  • 源于生理,并于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有关。
  • 生理性别的形成是先天的,社会性别是社会文化长期作用的结果,是在性别基础上形成的性别角色社会化。

精神分析学派——性别角色形成阶段

男女性别差异的形成是由于他们在儿童时期,无意中模仿与自己性别相同的成年人,特别是模仿父母的行为,从而形成不同的性别角色。

模仿: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他人的行为的过程,是社会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

儿童的动作、语言、技能以及行为习惯、品质等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模仿。模仿可分为无意识模仿和有意识模仿、外部模仿和内部模仿等多种类型。

性别角色形成分为两个阶段:

  1. 婴儿时期:对母亲的依恋本能,在与母亲的交往中得到本我发展。
  2. 儿童自我意识形成后:有意识地模仿与自己性别相同的成年人。

社会心理学派——性别角色社会化

性别角色是后天学习获得的,是习得的,是经验积累的结果。

1. 观察及模仿

一般来说男孩模仿父亲,女孩模仿母亲。儿童在观察中得到知识和启示,待到需要时,他们就会运用这些知识并照此行动。

2. 奖励和惩罚

男孩或女孩做了适合自己性别角色的事就受到奖励;做了不适合自己性别角色的事就受到惩罚,这就是对儿童的性别角色行为的评价和刺激。

自我强化

幼儿在活动之前,自己先设立了一些行为和活动的标准。在活动过程中,将自己的活动情况与“标准”进行比较。

达到了自己制定的活动标准,就以自己 能够控制的奖赏(如愉悦、自豪、满足 等)来加强和维持自己的行动。

达不到预定的“标准”就进行自我惩罚(如自责、对自己发火等)来促使自己继续努力或调整自己的行为。

榜样/同伴强化

幼儿如果看到他人成功的行为、获得奖励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

如果看到失败的行为、受到惩罚的行为,就会削弱或抑制发生这种行为的倾向。

对榜样/同伴行为的强化,通过学习者的观察、体验而可以转化为学习者自身的动机作用。

性别角色社会化

性别角色是指特定社会或群体按照人的男女性别规定的不同行为模式,是在生理性别基础上经过社会化过程而发展起来的。

例如:男童要玩洋娃娃会被父母制止,改由提供积木、机器人等玩具,以引导男童学习表现符合自己性别的行为。

认知发展学派——性别认知理论

以观察实验为基础,强调性别形成的认识因素。

个体对自己的性别及其活动特征的认知,是主体与外部世界在连续不断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结构。

儿童性别角色确认三阶段:

1. 性别认同阶段

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性别,不具有性别的恒常性认识。

这时的儿童对性别的认识是根据外部的、表面的特征。例如:领带代表爸爸,裙子代表妈妈。如果改变一个玩偶的服饰或发型,儿童会认为它的性别改变了。

2. 性别稳定阶段

认识到一个人的性别是不会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男孩知道自己长大要成为男人,女孩知道自己成长长大要成为女人。但他们仍然相信改变服饰、发型就能导致性别转换。

  1. 性别一致阶段

知道一个人的性别是不会随着外貌和活动的改变和改变。

一般幼儿园大班儿童和小学低年级儿童开始确信了性别的一致性,他们知道即使一个人“穿错了衣服”,也不会改变性别。

Previous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