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亦称“原始公社”“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形态。人类产生的过程也就是原始社会形成的过程。它存在了二三百万年,是截至目前人类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社会发展阶段。
原始社会的基本特点:
- 生产资料:集体(公有制)
- 生产关系:平等互助
- 分配制度:平均分配
中国原始社会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原始族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
原始族群
原始族群以亲族关系或者血缘关系为基础,人口很少,生产力极其低下,经济生活采用平均分配的方法。对社会的控制则靠传统和家长来维系,而无习惯法和政府权力。在典型的原始社会里,没有专职的领袖。年龄与性别相同的人具有同等社会地位。
在我国,由于生理上的差异,男性主要负责狩猎,女性主要负责采集。于是形成了以狩猎经济、采集经济为主的原始经济,这种狩猎文化、采集文化至今还对我国男女性思维方式产生着影响。
母系氏族社会
然而,狩猎经济的生产力相较于采集经济的生产力更为低下(狩猎经济需要人类同野兽搏斗,常常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甚至生命)。强壮的男性、同野兽搏斗胜利的男性更多的存活下来,而瘦弱的男性则被淘汰。而且出于对女性生育价值的崇拜,男性之间常常需要争夺配偶。种种原因导致了女性在原始部落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于是形成了母系氏族社会。
在母系氏族公社中,妇女们在生产和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世系按母亲计算,实行母系继承制。孩子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在氏族公社中居于支配地位,除了管理氏族公社内部事务外,妇女主要从事采集和原始农业,使生活的供给比较稳定。男子则主要从事狩猎。母系氏族公社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议事会,由全体成年的妇女和男子参加,享有平等的表决权。
父系氏族社会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开始学会使用火,并且发现火能够更好地保存食物,使食物不易腐烂变质,特别是肉类食物。男性在享受猎物的同时,还可以用火来保存食物,维持个人的生存。于是,最原始的私有制产生了。
而且,男性凭借着其身强体壮的生理优势,开始进入农牧业和手工业等生产性经济领域,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力量,取得支配生活资料的权利,并将个人的生活资料首先转化为私有财产。刀耕火种和私有制的出现使得男性在氏族社会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于是形成了父系氏族社会。
奴隶社会
马克思主义认为,随着石器的发展,金属工具的出现,以及生产进一步发展,劳动生产率有了较大的提高。社会产品除维持人们的生活必需以外,开始有了剩余。剩余产品的出现,一方面为一部分人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专门从事社会管理和文化科学活动提供了可能,从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私有制的产生准备了条件。随着私有制的产生,社会上出现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原始社会开始解体,奴隶社会产生。奴隶被视为奴隶主的财产,可以自由买卖;奴隶主可强迫奴隶工作,劳力活动须以奴隶为主,无报酬和人身自由。一个人类社会中如果大部分物质生产领域劳动者是奴隶,社会形态即为奴隶社会。
奴隶社会的基本特点:
- 生产资料:归奴隶主
- 生产关系:奴隶主可以无偿迫使奴隶为其劳动
- 分配制度:大部分归奴隶主
我国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开始,到公元前476年春秋时期结束,是中国的奴隶社会。
禹的儿子启建立的夏,是中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16世纪,夏王桀在位时,被商汤率兵灭亡。
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的商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商朝的农业、手工业较发达,青铜冶炼和铸造有很高水平。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商纣王统治时,周武王兴兵伐纣,商亡。
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的西周,是奴隶社会的强盛时期。西周统治者实行了分封制和井田制。周厉王统治时,引起“国人暴动”,周厉王逃跑,政权由周、召二公执掌。公元前771年,西周被犬戎灭亡。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逐步瓦解时期。这一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生产力提高,私田增多,促使以奴隶制国有土地为基础的井田制逐步瓦解,奴隶制走向崩溃,被封建制取代。春秋时期,在文化上出现了繁荣局面。
封建社会
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生产力大幅提高,私田增多,促使以奴隶制国有土地为基础的井田制逐步瓦解,奴隶制走向崩溃,被封建制取代。
地主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社会是封建社会,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社会形成的自然经济是以土地为基础,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具有自我封闭性、独立性,以满足自身需要为主的经济结构组织。
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
- 生产资料:归地主
- 生产关系:地主将土地租佃给无地农民,由农民自行开发与耕种,缴纳地租
- 分配制度:大部分归地主(地租)
资本主义社会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不再“为买而卖”,追求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为卖而买”,追求商品的价值。这样的经济活动使得传统的货币转化为资本。同时,15世纪末美洲和通往印度航道的新发现,世界市场的迅速扩大,要求商品生产以更大的规模和更快的速度发展。于是,在西欧产生了最早的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在发展初期主要通过资本原始积累得以快速发展,主要包括对农民土地的掠夺和对货币财富的掠夺两种方式。掌握生产资料的资本家雇佣工人进行生产,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扩大生产规模。
随着资本主义的复杂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垄断资本主义。垄断资本家、金融寡头通过操纵商品价格,从广大劳动者手中敛取剩余价值并且个人占有。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必定灭亡,被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
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特点:
- 生产资料:归资本家
- 生产关系:资本家剥削工人
- 分配制度:资本家占有剩余价值
社会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一种年轻的社会制度,一直处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人们对它基本特征问题的认识,也只能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如下:
-
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区别的根本标志。社会主义社会要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社会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力的问题。
-
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分配关系,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体体现。
-
无产阶级专政政权。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问题。
-
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社会主义历史发展阶段的长期历史人物,是在发展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之一。
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随着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就会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有以下基本特征:
-
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由于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物质财富不断涌流,社会产品极大丰富,达到可以满足整个社会及其成员需要的程度。
-
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彻底摆脱了私有制的束缚。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社会公共所有,劳动者本身既是劳动者,又是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者。
-
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社会成员将尽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参与社会劳动和工作,社会将根据每个成员的实际生活需要,分配个人消费品。消除了社会主义时期实行“按劳分配”存在着的某些事实上的不平等现象。
-
彻底消灭了阶级差别和重大社会差别。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产生剥削阶级的社会条件不复存在,阶级和阶级差别都将消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也将消失。
-
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劳动已经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劳动者都具有高度的科学知识、广泛的专业知识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在体力、智力等方面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成为共产主义新人。
-
国家消亡。随着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彻底消灭,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将完全消亡。那时,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虽然存在,但它的社会职能已经失去其阶级性质。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
总结
社会形态 | 生产资料所有制 | 生产关系 | 分配制度 |
---|---|---|---|
原始社会 | 集体 | 平等互助 | 平均分配 |
奴隶社会 | 奴隶主 | 奴隶为奴隶主服务,无人身自由 | 大部分归奴隶主 |
封建社会 | 地主 | 农民交足粮食维持生活,无真正自由 | 大部分归地主(收取地租) |
资本主义社会 | 资本家 | 工人靠被资本家剥削获得基本的生活资料 | 资本家占有剩余价值 |
社会主义社会 | 劳动者 | 劳动者自主生产 | 按劳分配 |
共产主义社会 | 人民群众 | 人们的觉悟极大提高,能够自发地进行生产 | 按需分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