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国际与巴黎公社
第一国际,即国际工人联合会,是1864年建立的国际工人联合组织。马克思是创始人之一,也是实际上的领袖。
1871年,第一国际法国支部参加并领导了巴黎公社运动。巴黎公社是一个在1871年3月18日(正式成立的日期为同年的3月28日)到5月28日期间短暂地统治巴黎的无产阶级政府。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第一次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
随着巴黎公社的失败,第一国际也日渐衰弱,1876年正式宣布解散。
第二国际与修正主义
第二国际,即社会主义国际,是1889年建立的一个工人运动的世界组织。恩格斯是创始人也是主要领导者。
第二国际为社会主义的传播尽了极大努力。第二国际所作出影响包括宣布每年的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宣布每年的3月8日为国际妇女节,并创立了八小时工作制。
1895年恩格斯死后,第二国际的实际领导权力转移到伯恩施坦手中,机会主义思潮大肆泛滥。第二国际此时内部分为三大派别,分别为:
- 右派(修正主义派):以伯恩施坦为代表,认为“共产主义是不可能实现的”,主张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修正”,提出“社会民主主义”。
- 左派(马克思主义派):以列宁为代表,同修正主义者作坚决斗争。
- 中间派:以考茨基为代表,对修正主义采取调和与折衷态度。
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各个国家掀起了工人运动的高潮,建立了共产党,无产阶级斗争理论得到广泛传播。第二国际此时已经名存实亡了,内部分裂出很多派系,甚至叛徒。
修正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提出、完善与发展逼使它的敌人,即以资产阶级为主的反动势力披上马克思主义的外衣,从而反对马克思主义。在恩格斯逝世后,德国社会民主党人伯恩施坦公然提出对马克思主义的全面“修正”,亦称伯恩施坦主义。伯恩施坦之后,主要代表是考茨基。
修正主义用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哲学上背弃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鼓吹唯心论和形而上学;在政治经济学上修改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竭力掩盖资本主义的矛盾,否认资本主义制度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在政治上宣扬阶级合作和资本主义“和平进入”社会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诱骗工人群众为谋取暂时利益而牺牲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否认无产阶级政党必须为共产主义这一最终目的而奋斗的任务。
《毛泽东选集》中总结的修正主义有如下特点:
-
夺取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话语权霸权
-
故意淡化或抹杀阶级与阶级斗争的存在
-
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反马克思主义
-
用社会主义之名推行资本主义
-
借口代表人民而为资产阶级利益奋斗
-
用阴谋诡计代替革命的鲜明光明正大性
-
用腐朽和剥削代替公平与正义
-
用国际霸权代替无产阶级国际主义
社会主义在俄国的伟大实践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
- 在二月革命中,封建沙皇专制政府被资产阶级推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仍继续参加帝国主义战争(一战),并用武力镇压革命群众。
- 封建势力的腐朽性、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以及无产阶级的进步性决定了革命必将爆发。
十月革命的目的: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 直接影响:是人类历史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 沉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 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实践,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
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
- 把马克思主义与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 封建势力的腐朽性、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以及无产阶级的进步性决定了无产阶级革命必定胜利。
战时共产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是苏维埃社会主义俄国(苏俄)在1918年~1920年实行的经济政策。主要内容为:
- 进一步剥夺资产阶级,对小企业普遍实行国有化;
- 实行余粮收集制;
- 禁止日用必需品的私人贸易,实行产品实物供应以及主要消费品配给制;
- 取消货币和核算制,实行总管理局制,国家直接给每个企业制定产、供、销计划;
- 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战时共产主义,是在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爆发时期,为适应战争需要而采取的临时措施,为集中国内一切人力、物力粉碎外国武装干涉、从而赢得国内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1920年底,苏俄开始进入经济恢复时期,战时共产主义不再适应形势需要,便改行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停止实施。
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是1921年3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此时还应当称苏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于1922年12月30日成立)开始实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其直接目的是解决国内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根本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公有制),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主要内容为:
- 农业: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 工业:部分恢复私营经济,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
- 贸易:允许自由贸易,恢复商品流通和商品交换
- 分配: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
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
苏联模式是苏维埃时期苏联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组织体系和思想体系。这一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诸多问题。苏联领导集团在对该模式进行改革过程中,出现了重大偏差,这最终导致了苏联社会制度的转轨。
其采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它的关键要害在于树立个人崇拜。它践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基本原则,以长官意志取代社会主义性质的民主集中制,个人崇拜出现于斯大林时期,但赫鲁晓夫的改革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导致官僚主义专政的官僚独裁的形成,这也成了苏联解体的因素之一。
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
- 经济上:
- 以高速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
- 以重工业发展为重点,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
- 在所有制结构上形成了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
- 在经济运行中排斥市场机制,完全采用行政手段,形成了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
- 政治上:
- 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
- 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
- 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
第三国际
第三国际又名共产国际,列宁领导创建,存在于1919~1943年,总部位于莫斯科,是一个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组织的国际组织。第三国际为自己规定的任务是团结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推翻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确立世界范围的无产阶级专政,建立世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彻底消灭阶级,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第三国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成员最多时包括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共产党组织、400多万党员,召开过7次代表大会、13次执行委员会全体会议。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破产,十月革命的胜利,促进了各国共产党的建立,客观形势要求建立新的国际组织。1919年3月2日在莫斯科召开了国际共产主义代表会议,有来自21个国家的35个政党和团体的52名代表参加。大会通过了《告国际无产阶级宣言》、《共产国际行动纲领》、《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提纲》等文件,宣告第三国际成立。
1943年5月15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作出《关于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并于5月25日公开宣布《解散共产国际的决议》,声言这是为了适应反法西斯战争的发展,便于各国共产党独立处理问题。1943年5月26日,苏共中央发表决定,完全同意解散共产国际。
第四国际
第四国际,全称为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党,由流亡海外的前苏联领袖托洛茨基于1938年9月创建,以与斯大林所控制的第三国际相抗衡。自1953年起,第四国际发生过几次分裂,今日的世界上有个别国际托派组织,如第四国际统一书记处派、朗贝尔派等仍继续沿用这个称号,主要分布于西欧和美洲。一般提到第四国际是指统一书记处派。
托洛茨基是十月革命的直接领导者。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因病去世。在党内斗争当中,托洛茨基不敌斯大林。斯大林上台后,在苏联推行斯大林模式。托洛茨基看到了高度集权的官僚制度的腐败,他想从内部对其进行改造,得到许多普通党员的支持。但托洛茨基没有将他们团结在自己周围,而是与他们拉开了距离。
托洛茨基于1929年被苏联驱逐出境后,创办《反对派公报》,建立国际托派组织,号召各国的支持者留在共产党内作为一个左翼反对派以“纠正”党的路线。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执政后,托洛茨基认为受斯大林主义支配的共产国际已不可救药,宣布他们的活动方针不是对共产国际进行改革,而是同它决裂,认为苏联需要一场政治革命切除官僚专权集团这个恶性肿瘤,并开始筹建第四国际。
第四国际的建立是为了解决“革命领导的危机”。他主张实行“不断革命”和“世界革命”,终而建立“世界社会主义联邦”。他反对“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之间的划分,认为这是一种孟什维克(俄语 Меньшевик 音译,意为少数派)主义。托洛茨基提出“过渡纲领”,即根据十月革命的经验,提出从怎样计算工时,维护工人的基本权益到建立劳动者政府的一系列过渡性的要求。
现在看来,托洛茨基的思想在当时是进步而教条的,是极“左”的。托洛茨基主张“不断革命”和“世界革命”,认为社会主义在个别国家的胜利不是永久的胜利,认为苏联是畸形的工人国家。托派的理论并没有太独特的地方,归根结底就是共产主义者的政治正确。但是我们要认识到,这些都是非常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只是脱离了客观实际。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伟大实践
五四运动
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北洋政府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等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而且在对德合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北洋政府竟准备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从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最终激起青年学生的“五四运动”,是我国民主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里程碑。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 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 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 五四运动是由学生先发起,由工人扩大的坚决的反帝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五四运动给我们的启示
-
落后就要挨打
-
弱国无外交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1927年3月,蒋介石在南京另立中央,国民党在武汉的汪精卫集团和南京的蒋介石集团的矛盾公开化(即所谓“宁汉分裂”)。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不断扩大,从4月起南京等地的国民党开始大量逮捕和处决共产党人,发动了四一二政变,武汉的国民党在7月亦决定“清党”,即七一五事变。一方面解聘共产国际中国代表鲍罗廷的顾问职务,一方面通知各政府部门和军队驱逐共产党人。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与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勾结,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使中国人民从1924年开始的国共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败。
八一南昌起义,又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起义由周恩来、贺龙、李立三、叶挺、朱德、刘伯承、谭平山领导。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秋收起义是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控制下的武汉国民政府公开宣布“分共”,背叛了革命。中国共产党从此转入地下,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在群众基础较好的湘鄂粤赣四省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虽然秋收起义结果是失败的,但它却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也开辟了第一个在农村的根据地,为后来各地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到达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恢复和建立共产党的组织,建立革命政权和赤卫队。与此同时,经过团结、教育、改造工作。至1928年2月底,包括宁冈全县,遂川西北部,永新、酃县、茶陵等县部分地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步建成。
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军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5月,组成了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湘赣边界特别委员会;接着成立了袁文才任主席的湘赣边界苏维埃政府。红军在赤卫队和人民群众配合下,接连打破了江西国民党军的多次“进剿”。至6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拥有宁冈、永新、莲花3个县,和遂川、酃县、吉安、安福等县的部分地区。之后,又打破了湘赣两省国民党军的两次“会剿”。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5军主力到达井冈山,同红4军会师。此后,红军粉碎了敌人的多次“围剿”,根据地不断扩大。
伟大的红军长征
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使得国民党统治集团大为震惊。从1930年底开始,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根据地连续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结果都被红军粉碎。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时任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上犯下“左”倾错误,固守阵地的红军英勇奋战损失惨重。李德依然坚持其“左”倾错误,又提出“不让敌人侵占寸土”、“胜利或者死亡”等口号,调集红军主力同敌军主力决战,使得红军处处被动挨打。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博古等人执意要去湘西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但敌人早已重兵埋伏。在中国共产党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毛泽东主张向敌人力量最薄弱的贵州前进,这一建议得到了多数中央同志的支持。于是,红军强渡乌江,攻克贵州北部重镇遵义。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史称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后,红军经过整编,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声东击西,四渡赤水,佯攻贵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挥师北进,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谱写了一部部波澜壮阔的史诗。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与“一五计划”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1953年8月毛泽东同志在一个批示中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应该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
在整个过渡时期要实现“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就是要发展生产力。“三改”即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农业、手工业实行合作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当时毛泽东同志估计这个过渡时期,大约需要十八年,即三年恢复时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3年),加上三个五年计划。他认为中国“大约在五十年到七十年的时间内,就是十个五年计划到十五个五年计划的时期内,可以建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三大改造”后期,由于发展速度过于迅猛,工作过于急促和粗糙,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偏差。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到1957年底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
在苏联的帮助下,我国一五计划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重工业方面例如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交通运输业方面例如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武汉长江大桥等。
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艰难探索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接着,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然而,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在农业上“以粮为纲”、“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在工业上“以钢为纲”,高指标、瞎指挥、虚报风、浮夸风、“共产风”盛行。1959年-1961年出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
人民公社的最大特点是“一大二公”,具体是指第一人民公社规模大,第二人民公社公有化程度高。人民公社在初期的宣传中出现了不少“左”倾错误,引起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概念的混淆,集体所有制和全面所有制观念的混淆,以及急于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急躁思潮和不少地方的揠苗助长的违反科学规律的操作。在实践中,平均主义使得很多人在人民公社当中只吃大锅饭,不积极劳动,“摸鱼”、“磨洋工”的现象普遍存在。
50年代末,中苏交恶,赫鲁晓夫取消了所有苏联援华项目,并撤走了所有苏联专家。这对于当时经济困难的中国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国家主席刘少奇临危受命,在调整国民经济方面做了很多有益工作。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当时的苏联,勃列日涅夫发动政变,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干帝国主义的勾当。受到国内外多方面复杂形势的影响,毛泽东认为,党内出现了修正主义,出现了一个“资产阶级司令部”,他希望由下而上地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来割除党内存在的资本主义。为此,他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陈伯达、江青、康生、张春桥等人组成的中央文革小组,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实际指挥部。他们趁机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掀起了一股极“左”思潮。各地到处出现打、砸、抢事件,学校听课、工厂停工“闹革命”。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民主和法律受到践踏,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到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全国各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我国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公开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的遵循”。然而,这是一种非常教条的、带有个人崇拜色彩的论调,它背离了马克思主义。于是,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邓小平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在农村改革方面,人民公社平均主义的弊端长期存在,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样,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这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广。
在城市改革方面,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经济体制也从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分配方式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国企改革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克服了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弊病。
在对外开放方面,1980年,中央首先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1984年,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也对外开放。1985年,中国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拓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以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也建立起来。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搭上了经济全球化的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