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与剩余价值

本章主要从《资本论》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的第二至六篇中整理。这一章主要论述货币是如何转化为资本的,介绍资本总公式,以及劳动力成为商品这一本质原因(第二篇)。接着,介绍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第三、四、五篇)。然后介绍资本的构成,即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第三篇第六章)。最后,还将介绍工资的概念(第六篇)。

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的解决

简单商品流通公式:商品-货币-商品($W-G-W’$)。为买而卖、获得使用价值、商品生产者的生产关系。

资本总公式:货币-商品-货币($G-W-G’$)。为卖而买、取得价值、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不同点:买卖顺序、内容、目的、体现的生产关系。

矛盾:发生了价值增值。

矛盾解决:劳动力成为商品。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存在与劳动者身体之内并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人身自由;一无所有。

劳动力的价值:

  1. 维持劳动者自身的生活资料价值
  2. 后代的生活资料价值
  3. 教育和培训费用
  4. 历史和道德因素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创造自身价值,还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超出部分即为剩余价值,对货币转化为资本具有决定性意义。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表现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1. 是生产各种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劳动隶属于资本,雇佣工人创造的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2. 价值增值过程:劳动时间超过为补偿劳动力所需的时间,劳动力的价值和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是不同的量。延长劳动时间超过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的时间,就形成剩余价值。

注:剩余价值在生产领域中创造的,不是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但是不能离开流通。只有在流通中才能买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好前提条件。

资本的本质

资本的本质:资本是靠剥削工人而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着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

不变资本 $c$: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价值转移,改变物质形态,不发生增值。

可变资本 $v$:购买劳动力的资本。改变了价值量。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包括补偿劳动力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

剩余价值率 $m’$:剩余价值 $m$ 与可变资本 $v$ 的比率。

$$ \begin{align*} m' = \frac {m} {v} \times 100 \\% \end{align*} $$ $$ \begin{align*} \mbox{剩余价值率} = \frac {\mbox{剩余劳动}} {\mbox{必要劳动}} = \frac {\mbox{剩余劳动时间}} {\mbox{必要劳动时间}} \end{align*} $$

特别地,若 $m’ = 0$,则不产生任何剩余价值,此时应该称呼该资本家为慈善家;若 $m’ \rightarrow + \infty$,则劳动者的劳动力被完全剥削没有任何价值,此时应该称呼该资本家为奴隶主。

绝对剩余价值: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工作时间绝对延长(996)或劳动强度绝对增大。局限:生理界限和社会道德界限。

相对剩余价值:工作时间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优点: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超额剩余价值: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通过市场竞争使其他资本家也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样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也就提高了,就会导致商品的社会价值下降(超额利润消失),于是(劳动者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下降,劳动力价值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这样个别资本家获得的相对剩余价值就是超额剩余价值。

工资的本质

工资的本质: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为什么工资不是劳动的价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因为劳动不是商品:

  1. 劳动力出卖前不独立存在。
  2. 商品价值由一般人类劳动形成,如劳动力是商品,有价值,则为同一反复。

名义工资(货币工资):资本家为购买劳动力支付给工人的货币工资。

实际工资(货币工资购买力):工人用所得的货币工资实际能够买的生活资料数量和各种劳务。

$$ \begin{align*} \mbox{实际工资} = \frac {\mbox{名义工资}} {\mbox{生活资料物价指数}} \end{align*} $$

相对工资:工人所得的工资同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相比较的数额。

实际工资上升的原因:

  1. 生活资料结构变化
  2. 失业工人减少
  3. 对外剥削放松了对内剥削
  4. 工人的斗争

思考题

在现代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如何理解剩余价值的源泉?

  1. 先进设备仍是不变资本,不能创造价值,剩余价值是由剩余劳动创造。
  2. 总体工人(包括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
  3. 复杂劳动(创造更多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4. 自动化代表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个体-社会-剥削率提高)

如何理解资本和剩余价值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马克思把资本当着一个特殊范畴;两者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范畴,只要是商品经济,就存在资本和剩余价值;其特殊性是指: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体现为不同的生产关系。

在现代社会中,追求剩余价值是企业唯一的动机吗?

马克思时代确实是这样;现代经济学作了一些修正:行为人在经济生活中的选择不仅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还追求一些非物质利益(结合西方经济学相关知识回答)。

Previous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