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关系里的三大误区

在上一讲中,沈老师首次谈到了长期关系的问题,阐明了长期关系是一种加法关系,需要不断地创造仪式感。

沈老师在研究中发现,其实如果你在认知上出现了一些误区,你就会在行为上出现一些背道而驰的方向。而如果你的方向错了,你越努力可能造成的结果是越不好的。而在这背后是有原因的,那么这一讲沈老师就要把长期关系中人们常常会进入的三个误区跟大家讲一讲。

误区一:付出感

我们总是觉得在爱情中多付出就是好的,我付出越多,你越愿意留在我身边。

沈老师在之前的课程中谈到过给予,并且将给予和付出感做了区分。在这里,沈老师告诉了我们学术上评判付出感的两个标准:

  1. 自我牺牲,牺牲自己的需求。
  2. 无条件地支持对方,把对方的利益放在前面。

女性一直以来是一个照顾着角色,社会把这种奉献牺牲的精神看成一种美德,以此来激励这种行为。沈老师认为,我们必须要明确的一点是,奉献和牺牲是我们人性里面非常好的一面,但同时,一味地奉献和牺牲背后是对自我的压抑和压缩

沈老师引用心理学的观点——一个人其实有三个我:

  1. 本我:代表人最原始的欲望,比如吃好的,懒得动。
  2. 自我:以合理的方式满足本我,对本我的本能进行调节。
  3. 超我:超越自己,更高层面的道德化的自我。

自我是控制本我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不能这样无节制地吃,可能会越吃越胖。超我即超越了自己的利益,把别人的利益放在我身上。总而言之,一个人其实是本我、自我、超我的平衡

沈老师认为,在付出感里,真正发挥作用的是超我,我把自己奉献给了别人,这时候本我和自我都是被压抑的。显然,当你的本我和自我被压抑时,你很可能就会感到比较难受。当爱情旧脚本不断地强化超我时,就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注意关系和控制的边界

沈老师认为,付出感强的人,一要去接受自己的本我和自我,接受别人的付出;二要尝试从付出变成给予

沈老师举了个很形象的例子:你希望找一份你喜欢的工作,而你的父母希望你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于是四处帮你建立人脉;你没有对象的时候,你的父母特别急,四处帮你张罗对象,马上结婚;结婚后,你的父母又催生孩子……这一切行为你的父母都不会觉得有任何问题,因为他们觉得他们全都是在为你考虑,是为了你好。今天的父母对于孩子最大的问题就是,我是干涉你的自我成长的,这个超我非常强大。我们遇到这种付出感特别强的人的时候,其实很多时候会觉得你其实是在控制我,即使你是在为我好,可是我真的不想要那个好。

付出不要回报,但要被接受

很多付出感很强的人经常会说,我是不要回报的,我是奉献的。但实际上他真的不要回报吗?沈老师认为,当每一次付出的时候,这个付出就一定要被接受。如果你不接受,或者说你觉得不好,那么这个付出的人就会很愤怒很生气。

沈老师又举了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妻子做了一桌子精美的晚餐,就等丈夫回家。然而,丈夫因为工作繁忙没能及时下班回家吃饭,这时菜已经凉了。妻子很唠叨,要求丈夫下次一定要早点回来,或者说如果不能按时下班一定要早点跟自己说,可问题是加班本来就是突发的事件。这样久而久之,妻子的每一次付出都会让情绪越来越糟糕,变得越来越唠叨。你会发现,这个故事当中妻子的付出并不是说希望丈夫哪天也要来做一次饭,而是希望丈夫一定要接受。

不接受付出可能导致爱无力

付出感强的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她是不接受别人付出的。她对你很好,做了很多事情,但是一旦你想要去回报她时,她经常是不要的。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沈老师认为,付出感强的人反而不接受别人的付出,背后的心理是担心自己的付出和奉献因此被抵消了

如果你的身边有付出感特别强的人,你是特别觉得人生没有价值的,因为你对她来讲就不太有价值,你做任何事情她都会贬低你,觉得没有价值。所以一个焦虑又唠叨的妈妈或者妻子的形象在我们身边特别多。而付出感强的人,要警惕自己的受害者心理,而且还会引发一个问题:在他身边的人会觉得自己的价值感很低

对付出感的解决方案

沈老师认为,在长期关系里,付出感是最厉害的杀手。因此,沈老师在这里给出了对付出感的解决方案。

付出感强的人,一要去接受自己的本我和自我,接受别人的付出;二要尝试从付出变成给予。所以,一个快乐的妻子往往会比勤劳而又唠叨的妻子更受丈夫的欢迎。但是,如果我们碰到身边付出感特别强的人也不要直白地拒绝她,这对她会是非常大的伤害。我们应该告诉她的是,换一种方式付出我会更喜欢。

误区二:真实的自我

误区二其实和误区一有着紧密联系。我们年轻一代常常会觉得父母一代付出得太多了,都没有自我了。因此,我们在爱情里面特别强调真实的自我。

真实的自我是本能的自我

然而,很多人所谓的“真实的自我”,其实是本我。我是什么样的,你就应该接受我本来的样子,才是爱我的表现。

沈老师在研究中发现,恰恰是那种特别超我的父母,经常培养出这种强调本我的孩子。沈老师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小时候肯定感受过,就是有一种冷叫做妈妈觉得你冷。这样久而久之,你的自我是成长不起来的,你的本我会变得非常非常的大。

这种情况的极端就是我们所说的巨婴,指的就是本我无限大。两个巨婴谈恋爱,这个听起来我们就觉得恐怖,因为他们只考虑自己的想法。他们几乎不懂得付出和奉献,因为这些都是自我和超我的功能。然后,他们会在爱情当中会把这种本我合理化,变成所谓“真实的自我”。

展现“真实的自我”,是不考虑对方感受

我们经常对别人的态度很好,对爱人态度却不好,背后是:我要做真实的自我。我们经常会和爱人生气发火,是因为我们潜意识里觉得和爱人在一起就应该是真实的自我。其实这对关系是有损害的。

我们会不断地测试对方是不是爱那个真实的我,每一次测试都是在告诉对方,我不相信你爱我。因此,很多问题都是在激情过后进入长期关系后逐渐暴露出来的。所以如果你只在乎你的这个本我,不考虑对方的感受,这是对两性关系非常大的损害。

另外一个问题在于,虽然我们强调我在爱里我的那个自我是真实的自我,但是我们并不接受对方的真实的自我。我们其实是用脚本去套他的,我们其实是希望他符合我们的角色的,他是一个超我。但实际上你会发现时间长了,即使对方有这个超我,你依然会有问题。所以,你以前不喜欢你父母的婚姻,但现在你们现在的婚姻也慢慢变成那样的婚姻了。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去处理这个本我和自我的问题。

破除“真实的自我”解决方案

沈老师建议,每当你想要展示“真实的自我”,首先要学会自我对话,问问自己,这个“真实”对我们的关系真的好吗?

幸福的人都可以拿“奥斯卡奖”,偶尔做一些表演,就是自己平常不会做的事情,会改善两个人的关系。这并不是表演,或者说做一些虚假性的掩饰。而是当你做一些行为的时候,你原来其实并不是这么做的,但你会觉得你这么做他会感觉好一点点。这样,我们就会有一个良性的循环。例如沈老师觉得她自己并不是一个很有幽默感的人,而丈夫就很有幽默感,经常讲一些笑话。沈老师知道她的丈夫工作特别繁忙,于是也学着尝试讲一些笑话给他听。即使沈老师自己讲笑话讲得不太好,沈老师的丈夫也觉得沈老师是在体谅自己的不易。

如果永远都是这样,那难道不要本我了吗?沈老师认为,你可以每天给自己一小时释放本我,可以专门拿来发泄情绪,但不要迁怒给爱人和家人。

误区三:亲密关系就是亲密关系的谈话

现在网络上有各种各样的教程会教你如何去进行亲密关系的对话,我们也会经常把亲密关系等同于是谈话。我们觉得这里面是有沟通术的,好像这个谈话在亲密关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沈老师认为,我跟一个人谈得来,我们就很相爱,这是一种误区,夸大了谈话的重要性

不可否认,谈话固然很重要,遇到问题时双方沟通协商很重要,谈得来也很重要。沈老师想要强调的是,谈话并不是唯一解决的方案。研究发现,多数女性很擅长用语言沟通,但男性可能特别不擅长语言表达,所以用语言沟通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一个阳刚的男性,在我们的文化里经常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形象。所以男性可能更多的是用非语言沟通。

其实身体语言也是亲密的语言

自我和超我都是能够控制你本能的欲望的,你的这个快乐原则经常是会被控制住的。但是我们要知道,身体的快乐本身也是很重要的,而且是爱情里面一个很重要的点。身体语言其实是一种非常亲密的语言。比如拥抱,一个拥抱可能胜过千言万语

总结

所有的人际关系,核心都是你和自己的关系。处理好和自己的关系,让自己成长起来,是我们终身要面对的课题。而亲密关系恰好给了我们这样一个特别好的平台,让我们去发现自己,让我们去完善自己。这就是爱情带给我们最重要的意义。

问答

有一个说法是,中国的典型家庭组合是,一个焦虑的唠唠叨叨的妈妈和一个沉默消失的爸爸。这是不是也跟付出感有关?爸爸为什么到最后消失掉?

这个在爱情旧脚本中特别容易出现,因为妈妈的付出感特别强。她其实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的,你看我为这个家庭付出了很多。同样,正因为她的付出感强,她反而不接受别人对她的给予。或者说别人做的一些事情,她很多时候是根本看不上的,因为付出感特别强的人往往也是比较能干的。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生活在她身边就特别麻烦,因为同一件事情只要你做的方式和她做的方式不一样,她是不接受的。你做一件新的事情,她也是不接受的。你给予她,她更加不能接受。所以爸爸也没有办法,过去的婚姻不可能离婚,它是个减法婚姻,日子一天天过下去。因此,爸爸就什么也不管了,你说怎样就怎样,你不说我就不做。

这和本节课中沈老师提到的爱无力也是紧密相关的。越是付出感强的人,越需要别人肯定她的付出。这种一个唠唠叨叨、一个沉默寡言的对立模式会让两个人越走越远。沈老师认为,适合我的人,其实是我培养出来的。怎么把对方好的一面,我喜欢的一面激发出来是很重要的。而不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觉得自己就是正确的。这样反而会把对方塑造成自己最不喜欢的样子。

因此,沈老师在整门课程中反复讲,两性交往其实不断找的方式是双方互相舒服的状态,这是一个平衡的状态。

父母要求孩子工作以后,定期给家里钱,经常回家探望,是付出感强的表现吗?

是的。很多付出感很强的人,表面上看起来是不需要回报的。但是从人性角度讲,一直付出没有回报是很反人性的。因此,很多人虽然意识上觉得我其实不要回报,但实际上内心还是非常渴望回报的。所以他们经常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要求你要有回报,比如这位提问者提到的这些。

其实,父母很多时候并不是需要物质上的回馈,而是说你要知道我的好,你难道就没有认识到我对你的重要价值吗?父母其实需要的是你对他们的价值肯定。因此,在长期关系中,那个付出者经常会有一个受害者心态,就是因为长期得不到回报和肯定。

我工作很累,回到家没有力气修饰“真实的自我”了,怎么办?

沈老师认为,这是我们现代年轻人经常遇到的问题。真实的自我是需要空间的,但不要把家里的空间都变成真实的自我。可以给自己造个洞穴,释放本我

沈老师建议,如果觉得工作很累,回到家可以和自己的伴侣说一声,让自己钻半个小时洞穴,到时间准时出来。当你告知对方你是会出来的时候,等待的那个人就不会很焦虑。但如果你进房间什么也不说,他不知道你什么时候才能出来,就会觉得很焦虑。

什么时候我才能让对方看到那个本我,或者卸妆以后的“真实的我”?

沈老师特别不喜欢妆在脸上那种油腻的感觉,因此沈老师每次回家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卸妆。不过,沈老师知道,她的丈夫对这件事情其实是不会有任何想法的时候。因为沈老师的丈夫爱她的时候,沈老师就是不化妆的。

沈老师认为,在两性关系里,越做真实的自己,这个问题反而是越少的。但是,这里的自己并不是本我的概念,或者说好吃懒做的概念,而是一个能把本我和自我平衡好的给大家展现的那个我。沈老师一直不能理解的是,年龄那么大了,拍照片还要P图把自己P得那么白,难道你不觉得这和真实的你落差很大吗?塑造一个和现实反差太大的自己,会带来的问题是,对方很难接受现实的你和你塑造的那个你之间的巨大反差

“遇见更好的自己”这句话究竟是一句励志的话还是一句鸡汤?

研究发现,当心理学走向商业的时候,心理学实际上售卖的就是自我的概念。而这本身符合人们的逻辑,人们是希望自己能够一直变好的,这种期望本身没有任何问题。沈老师认为,这句话其实不算鸡汤,但是这句话现在的问题是过度包装了。以至于到最后,谈到真实的自我的时候,人们有各种各样的说法。

“奥斯卡奖”应该两个人一起拿吗?只有我在表演,是不是不公平?

沈老师认为,我们讲的表演,其实也是要在你喜欢的方式里面。所以说,这本质上也是一种给予,而并不是牺牲。如果表演是一种牺牲,把自己原来的样子全部都要改掉,沈老师坚决不建议这样做。

我们不要老是犯这种错误,就是对陌生人特别友好,而对自己的爱人不好。为什么我们对陌生人那么友好,不是因为我们没有情绪,我们其实有,只不过我们把它压住了。而唯独面对我们最爱的人,我们就觉得这个情绪可以直接爆发,但有的时候情绪爆发就是伤人的。

沈老师认为,每一个人在“表演”的时候,其实最终受益的是你自己。对方要不要表演,决定权在于他。所以“奥斯卡奖”根本没有两个人一起颁发的传统,它就是给你自己的。这里的“表演”之所以打上引号,是因为它本质上不是表演,而是学会如何去体谅他人,能够做一些自己情绪上的调整,这才是我们讲“表演”的意义。

Previous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