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久生倦:除了忍受和分手还有第三条路

从这节课开始,沈老师要进入到一个新的模块——长期关系中各种各样的危机如何应对。这节课首先探讨“温水煮青蛙”的问题,它是指伴侣之间已经相互习惯,激情不在,即使出现各种矛盾也懒得处理的状态。

关系出现问题,要不要止损

沈老师在研究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夫妻结婚没多久就分房睡了,而且他们会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沈老师认为,人们常常将长期关系中产生厌倦心理的原因归结为:

  1. 我们在一起,一开始就是错的
  2. 对方变了,或者我们遇到了新问题
  3. 夫妻关系时间长了,都会互相厌倦

沈老师通过研究总结认为,幸福的婚姻不是没有冲突,而是出现问题时双方都有能力和动力去及时解决

沈老师认为,日久生倦可以分为如下三种情况:

1. 夫妻关系中已经无法从对方那里得到爱和尊重

止损要考虑的成本

很多人对是否要止损的常规建议之一是考虑成本:

  1. 沉没成本:过去已经付出了很多东西,一旦结束那么过去支付的这些东西就化为乌有了。
  2. 机会成本:假如不止损继续下去,那么可能损失一些其他机会。
  3. 未来成本:不管是否选择继续都会有未来的成本。

问题是,如果只是考虑止损的成本问题,真的能把成本算清楚吗?沈老师认为,实际上自己付出的成本,只有经济方面是可以确切计算的。

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上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重新建立对对方的吸引。例如,我们本来不擅长做饭,我们可以学习下厨做饭。但是这样的逻辑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将主动权交给了对方。是不是饭菜做得更好对方就一定爱我呢?这不一定。

因此,上述两种说法都存在问题,而且你都没有确切的把握认为这个改变一定是对我好的。这样做的结局就是我们越来越拖延问题的解决,你就会越来越生气。明明我在默默改变,却换不来对方的爱。沈老师认为,这种想法有一个大前提就是,你必须接受我的改变,这种逻辑在处理这种危机问题的时候是不对的。

沈老师建议,要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上,不要去关心对方会不会爱我,而是改变自己的立足点,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在这样一个思路下,我们其实很容易找到第三条路:给自己一个缓冲期去成长。具体来说,就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询问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在这个生活里,对方的价值在哪里。

做第一步的改变

沈老师建议,我们可以尝试做第一步的改变:

  1. 选择最重要的做
  2. 从最容易的做起

不论如何,我们改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我能从自己的成长中获得好处,这符合权责利一致的原则

2. 面对新的选择,难以做出决定

假设如果你已经有了配偶,在配偶不能给你带来很好的情绪价值时,突然遇到了一个非常心动的年轻的异性,该怎么办?选心动,害怕输给年龄;选安全感,害怕输给如死水一般的生活。

用成长的维度去衡量关系

沈老师给的建议是这样的:你以为你比较的是两段感情,但是中间唯独没有考虑自己——你其实是可以成长的。之所以你不敢选择心动,是因为你没有自信;而之所以你不敢选择安全感,是因为你还没有成长起来。

因此,首先考虑自我的发展,让自己能够主动承担生活的责任,提升处理关系的能力。这个时候,这两段感情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其实完全有能力把其中任何一段感情都能经营好,最终受益的是自己。

沈老师认为,一个人是不是值得被爱,或者别人会不会爱我,很多时候都跟我们的自信心有关的

3. 危机出现:出轨、家庭暴力等

沈老师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第一步一定是向伤害说不。具体来说,可以用以下三个步骤来处理伤害:

  1. 表达你的痛苦,说出你的忍受限度,借此明确表示自己的坚定立场。
  2. 倘若伴侣敞开心扉,并且作出回应,则留下来。
  3. 如果对方拒绝冷静下来,则暂且先行离开。

亲密关系的重建

沈老师认为,上述三个步骤同时也能促进亲密关系的重建,因为它们包含了经营关系最关键的元素:跟对方表明你的痛苦,但不是以受害者的身份,而是以强者的立场告诉对方:我遇到的问题是什么,我的感受是什么,我的决策是什么。

体面地分手

沈老师认为,如果我们要分手,也要体面地分手。这里面有一些基本礼仪,分为主动方和被动方。

主动方

  1. 当面告知,给予对方申诉的权利。
  2. 承担责任,真诚地分析自己的困境。
  3. 处理其他关系,跟身边的家人和朋友说清楚。
  4. 允许对方“纠缠”,设定底线和时间。

被动方

  1. 避免道德判断,回到事实本身。
  2. 重建自我。要学会跳出分手带来的自我贬低感:分手并不意味着自己不好,仅仅说明我们两个人不合适而已。
  3. 纠缠有度(设定限制)

分手并不是一件耻辱的事情,分手也是一种好的选择。所以,有的人就很适合谈恋爱却很不适合结婚,而有的人不适合谈恋爱但却适合结婚。分手并不意味着爱情的失败,只是到了一个人生的新阶段。

问答

被分手之前会有什么样的征兆吗?哪种情况是我可以挽回的?

沈老师认为,如果你被分手是对方突然提出的分手,而且你也从来没有觉得对方有分手的想法,你其实更应该反思:为什么你同理他人的感情能力这么低?分手之前一般是会有感觉的,你需要反思的是:为什么我当时没有及时处理问题

沈老师认为,除了家庭暴力,其他原因的分手都是可以挽回的。但是你要知道,当你选择挽回的时候,就意味着主动权全在对方手上。沈老师特别提醒,千万不要为了挽回对方而无限放低自己,这样的挽回即使成功,也会使自己的处境更糟糕。

分手后对方在朋友面前说我的不是,是否应该反驳?

沈老师自己的原则是,做好“切割”。也就是说,如果我觉得这个人对我不再重要,那就不再去关注他。我连解释都不想解释,可以把这腾出来的时间拿去提升自我价值。如果我还觉得切割不了,说明我还是觉得有挽回的必要。

当然这只是沈老师自己的观点,它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分手后立刻被拉黑,是不是说明对方的人品不好?

我们只能认为这个人解决分手的方式干脆利落,沈老师不建议在分手之后就对对方的人品做判断。因为这太伤人了,而且同时否认他的人品就是否认自己的眼光。总而言之,不要做太多的价值判断,每个人处理分手这件事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如果伴侣一吵架就提分手或者离婚,该怎么办?

我们常常把“我们分手吧”作为表达愤怒情绪的一种方式,但是沈老师认为,这句话通常和底线问题相关联。威胁的频率太高,可能需要反思一下你的底线是不是太多。

如何看待分手后依然保持性关系?

沈老师周围确实存在这样的案例,只有性关系特别和谐,其他方面都不和谐。这里涉及到的一个问题是,亲密关系一定承载了所有的关系吗?沈老师认为,把亲密关系做分解,可能会使你的关系更加多样。

分手后又挽回的感情,还应该像以前一样投入吗?

沈老师认为,这取决于当时亲密关系是如何重建的,我们有多少过去的问题是得到了解决的。如果问题都能够解决,那应该是更加投入的;如果问题很多都没有解决,那就不是投不投入的问题了。这里投入指向的是自我牺牲,没有什么事一定要通过牺牲一个人的利益才能保障另外一个人的利益。

分手后还能做朋友吗?

沈老师认为,分手后能不能做朋友,要看当初分手的理由以及伤害的程度。显然,出轨、家庭暴力这种事情发生后再做朋友几乎是不可能了。如果只是处理冲突的方式不一样,或者说觉得对方不够上进,其实是有可能做朋友的。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