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婚: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沈老师身边有很多这样的朋友,他们明明谈了很长时间的恋爱,而且感情还挺好,但是一旦涉及婚姻的问题两个人就争吵不断,而且因为这个问题两个人最后也分手了。这其实挺遗憾的,很多人没有把背后真正的原因给理清楚。

为什么一谈到结婚我们就会感到恐惧呢?我们究竟恐惧什么呢?如果我们不能够理清楚这里面的原因,我们就会把分手的原因归结为“你是不是不爱我?”、“你是不是对我不负责任?”等等一些道德评判了。沈老师认为,这里面背后的原因其实是我们对于个人经营长期关系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结婚率连年降低,恐婚变得普遍

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结婚率连年降低,恐婚变得越来越普遍。沈老师认为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原来我们不得不通过家庭来满足的需求现在可以通过市场来获得满足了。过去的人们认为结婚是一种义务,而现在人们对于家庭的依赖是越来越小的。

两大恐婚类型

在社会学上,恐婚的类型主要包含如下两种:

人性的不确定性

第一种恐婚类型就是人性的不确定性,包括对自己和对对方。换而言之,我们对于彼此能否经营好长期关系,我们其实是不信任的。我们也会害怕,一旦进入到更加深层次的长期关系后,我们和我们自己的关系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

具体来说,因人性的不确定性而恐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人性不稳定,何必要结婚,离婚意味着人生的失败

譬如说,“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都是水性杨花的”等论断都充分体现了这类人的观念。对于这一点,沈老师也没什么办法,既然不想结婚,那干脆就不结婚了。

不过,研究认为,绝大多数人的人性是比较稳定的。因此沈老师认为上述绝对化的论断是错误的。沈老师认为,人类对于建立稳定连接的需求是非常恒定的。沈老师在自己的博士论文中写到,统计数据表明,一半以上的家庭其实是相当稳定的。

沈老师认为,离婚并不等于失败,只是两个人做出了不同的人生选择。既然如此,那么结婚的意义在于承诺,而并非保险

在之前的课程中,沈老师谈到爱情是需要经营的。双方都会有不同的取向,这背后恰恰是你需要去付出的。很多时候我们对人性的不确定性的恐惧常常是我们的借口而已,但是我们却常常真的这么觉得。

2. 不确定伴侣是不是对的人

这其实是我们经常看到的,而且沈老师认为这其实是一件好事,因为我们对待婚姻的态度越来越慎重了。但这其实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两个人要想长久下去,至少很重要的一点是两个人一定是相爱的。

那么把这个逻辑捋顺以后,这一点背后的问题其实就是我们是不是足够相爱?这一点尤其对于互惠型关系来说格外困难。那么你需要做出决策,要么分手,要么使关系从互惠型走向成长治愈型。

3. 怀疑自己不能稳定下来,恐惧进入深度关系

沈老师遇见过这样的人,她总是怀疑自己(并不怀疑对方),总是感觉一旦要进入深度而且稳定的关系就特别恐惧。典型表现就是一提到谈婚论嫁就焦虑,她会觉得我不合适,我是不是耽误人家了。当沈老师和她深入地沟通后,沈老师发现其实这背后的问题其实是她自卑,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不足以同他人建立连接。另一方面,她其实也担心自己一旦进入到婚姻中去,她的自我也就没有了。

沈老师认为,好的爱情是两个独立个体的连接,这种连接不是合并,不损害个体性。婚姻同理。这样一来,沈老师针对这个问题给到大家一些建议:

  1. 理清自己的底线
  2. 问自己能够接受关系变化的程度是多少
  3. 调整自己的认知

对婚姻本身的恐惧

第二种恐婚类型是对婚姻本身的恐惧,这包括对婚后生活的恐惧、对婚后扮演角色的恐惧、(女性)对生育的恐惧,以及对其他各种复杂关系的恐惧。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害怕因扮演婚姻中的角色而牺牲自己

我们一想到结婚以后,成为妻子,成为妈妈,就会感到恐慌,因为这些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具有奉献精神的角色。

2. 对生孩子感到恐慌

包括生育孩子的疼痛,养育孩子的麻烦,甚至养育不好可能还会养出一个白眼狼。

3. 恐惧婚姻带来的复杂关系

本来我只是选择了一个人,结果发现我还不得不去处理他一大家子的各种关系。这其实不是我选择的,但我也不得不承担这样的后果。所以选择和结果不对等,我们就会觉得麻烦。但这也是人之常情,因为我们常常在做决策时没有足够的知情权。

那么对于婚姻本身的恐惧究竟来源于哪儿呢?研究发现,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第一是长辈和父母的压力。长辈和父母给我们呈现的爱情根本不能叫做爱情,很多夫妻明明一点也不爱,却还是要在一起,这样的婚姻有什么意思呢?当我们看到大量这样不幸的婚姻之后,我们就很容易产生对婚姻本身的质疑。但沈老师必须要指出的是,长辈的婚姻都是婚姻旧脚本,这门课从来不鼓励你进入到婚姻的旧脚本的。我们要把这个旧脚本改变一下,变成我们喜欢的新脚本。

第二是电视剧里呈现的爱情和婚姻是两种完全割裂开的类型。爱情是怎么甜怎么来,所以很多女性看了韩剧以后都不想结婚了;婚姻则是一地鸡毛,从头到尾都是冲突不断。实际上,生活很复杂,之所以有人无法跳出来,是因为悲伤和幸福同时存在。

沈老师认为,恐婚是危险,也是机会。我们彼此开展深度的自我对话,了解自己,了解对方,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

如何应对恐婚

梳理恐婚的原因

如果是恐惧人性的不确定性需要做好决策,如果是恐惧婚姻本身就需要双方就着分歧展开沟通。

如果对方不想结婚,我们常常会觉得对方是不是不爱我了,对方是不是变心了。我们一旦这样去和对方谈,我们就已经伤害了对方的感情。但这实际上不是沟通的问题,而是沟通错误的问题。沈老师认为,基于事实的沟通是不伤害感情的,沟通需要坦诚,第一步是寻找共鸣或共识,而不是去说服对方。

建立婚姻新脚本

沈老师认为,我们其实恐惧的是婚姻旧脚本,并不是婚姻本身。因此,要想走出这个恶性循环,你就必须鼓励自己走进婚姻新脚本,而这个时代恰恰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我们并不非得像过去一样扮演所谓贤妻良母的角色,可以跳出过去的牺牲、奉献的角色,做一个享受婚姻、享受当下,让对方也觉得开心的角色。

改变认知:好的婚姻是有离婚的勇气和底气

离婚并不等于失败,单身和结婚都是人生的一种选择,二者并没有好坏之分。

但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婚姻和爱情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究竟恐惧的是什么?如果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那就不要进入婚姻;但如果没有婚姻,爱情将死无葬身之地,那我们又不得不进入婚姻。这两种观点其实都太过于极端,其实这个结论可能没有那么简单。

不论如何,你要拿到那个最幸福的东西,这是你需要努力去做的事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把婚姻想象成你要拿到的最好的奖励,勇敢去尝试

万事万物都在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身边的这个人会跟你一起变化。

问答

劝人不要恐婚和一般的催婚有什么区别?

催婚是指不论婚姻好坏你都要进入婚姻当中去,而沈老师这节课讲的不要恐婚不是说决定要不要进入到婚姻里面去,而是先问婚姻到底是是什么,婚姻对于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总而言之,不要恐婚其实是希望你不要害怕跟自己深度对话,不要害怕挖掘自己。

这一讲其实沈老师希望大家对婚姻的态度要郑重,背后要和自己做深度的对话,对话完了以后再决定自己要不要进入到婚姻当中。

着急结婚却又临场退缩是怎么回事?

这种恐婚很正常也很常见。很多年近30岁的人都着急结婚,最后在婚论前几天甚至现场感到焦虑和害怕甚至临场退缩的例子比比皆是。这里面的本质原因是对人性的不确定性的恐惧,也就是说那一个人我并没有做充足的准备。你越觉得婚姻神圣、郑重,你就越害怕。

沈老师建议,我们无法确定和谁能走一辈子,改变认知,关注当下的幸福感,努力延续这种幸福。

伴侣恐婚,我该怎么办?

沈老师认为,第一步要做的是不要把这个问题归结为他爱不爱我的问题,不要对他进行道德的控诉,要帮助他梳理恐婚的原因。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讲,对方不愿意结婚也是对你负责任的一种表现。如果他自己都没有做好结婚的准备,就这么草率地进入婚姻当中其实对你是一种伤害。

我怎么判断还要不要和总是逃避婚姻的男友走下去?

沈老师觉得这很难给到一个标准。我们要问对方你觉得什么样的情况下才愿意下定决心跟自己结婚,还是说其实你根本就觉得婚姻不适合你。但这里面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千万不能强迫对方作出承诺,或者作出改变。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选择。

我们不能强迫对方进到婚姻,但需要知道对方恐惧的到底是什么,他的计划是什么,在他的计划中我的未来会是什么样,我是否能够承受。

人是一定需要确定性的吗?

从人的安全感方面来讲,确定性是能够带来安全感的,不确定性是会带来不安全感的你自身的安全感越足,就越能接受不确定性

现在结婚的经济压力是不是更大了?

高房价本身的确会损伤爱情本身,我们今天的生活跟经济真的是密不可分。研究认为,我们的阶层很多时候是通过消费来呈现的。同理,我们生活的幸福很多时候也是通过经济层面上来展现的。别人其实更容易看到的就是经济,那么如果我们很在意别人的看法,经济就会反过来作用于我们的关系。例如,我们两个人彼此之间是不是心连心,这其实别人很难看出来,但是对方给我买包包是能够看得到的,对方愿意在房产证上加上我的名字是能够看到的。

一个人是否幸福很多时候需要用经济来呈现,物质消费是可以被看到的,社会学里叫用资本的逻辑捆绑私人生活的逻辑。一方面我们的的确确有现实的需求,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感到恐慌是因为买不起房子,没有房子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在资本的推动下,消费主义使得所有外在显现的所谓的幸福、成功都是通过经济方式呈现的,这种私人内部的交流、两情相悦无法直接呈现出来。那怎么办呢?就是用消费的方式来呈现。例如5月20日发520元红包,不发就是不爱,发5.20元就是不够爱。但其实你会发现这个逻辑很有问题,凭什么红包数额越大就是更爱呢?然而反过来想想也找不到别的方式可以替代,那就只好采用金钱的逻辑了。

这样也就能理解,我们为什么对金钱的需求在关系里如此重要。但坦率来讲,作为个体,我们很难改变。

离婚冷静期会加重大家的恐婚情绪吗?

沈老师认为,其实离婚冷静期的影响可能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大。但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当我离婚以后,我怎么能快速离开婚姻。

长久的亲密关系是不是不一定要用婚姻来呈现?

沈老师认为,亲密关系本身呈现的方式会更加多元。例如在美国,同居率就已经超过了结婚率;在北欧,不结婚都可以生育。但归根结底,这都是和社会制度紧密关联的。那么,在我们中国的这样一个社会当中,婚姻还是要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此婚姻还是两性亲密关系走到最后的最重要的呈现方式。

沈老师在整门课程中强调的是,希望你去尝试进入亲密关系,具体结果和形式是什么,没那么重要。

Previ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