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的价值:如何让差异促成爱?
差异的价值
处理差异的能力实际上是我们人际关系的核心。但是,我们却经常将差异看成是起冲突的原因。沈老师建议,我们可以下面不同的维度,重新看待差异的价值。
差异带来视野的扩大
沈老师认为,当我们不把这种差异看成是有问题的,而是去接受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的世界变得很大。沈老师曾经研究过追星,她发现很多人喜欢追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不是明星这个人,而是明星的生活。通过关注明星的微博、看明星参加的综艺节目,人们可以看到明星的生活,这扩充了自己真实生活的体验。
差异带来不同的解决方案
沈老师举了一个例子。我们知道,很多女性特别不喜欢丈夫请朋友到家里来做客。为此,很多女性是这样解释的:她们不希望麻烦别人,因此也不希望别人来麻烦她们。但是,如果互相都不麻烦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就很弱。沈老师认为,女性往往反对请朋友来吃饭,是因为麻烦的是女性,但建立连接、享受好处的是男性。但是,这种观念是受过去爱情旧脚本的影响。今天的女性,在职场上想要向前走一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去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当我们看到这一点时,实际上差异带来的不同的解决方案是能够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思路的。
平衡现实性利益和战略性利益
沈老师首先对这两个学术上的词进行了如下阐释:
- 女性的战略性利益:一个与当前的性别关系不同的,男女完全平等的关系需求。这是一个能给女性带来长远利益的理想模式。
- 女性的现实性利益: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由所面临的现实情况而形成的具体需求。源于旧脚本,就是传统的性别分工给女性的角色设定。
这样解释还是太抽象了,沈老师举了一个例子——女性休产假。我们发现,在这两种利益的驱使下,对于产假时间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 现实性利益:产假要长,因为女性需要照顾孩子。
- 战略性利益:产假要短,避免职业竞争力输给男性。
再比如,对于女追男,这两种利益也是不一样的:
- 现实性利益:要撩汉,迎合男性,赶紧脱单
- 战略性利益:不要迎合,未来关系不平等
沈老师认为,要学会去平衡这两种利益。不要走极端,而是找到第三条道路,既考虑现实性利益,也考虑战略性利益。
差异带来互补
这一点其实非常容易理解。沈老师举了一个相对极端的例子,就是她身边博士生和中专生的故事。双方交集非常少,但是并集非常大,婚姻生活也非常和谐。
如何提升处理差异的能力
- 从想“他怎么可以这样”,变成“他为什么这样”。
- 思考对方这样做能得到什么好处。
- 区分你、我、我们。
沈老师认为,在这个多元的世界,一个核心的能力是学会处理差异。如果你不会处理差异,那你就只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而爱,就是这种处理差异的能力。
问答
$1
$1
$1
是的。有很多人以为“更强大的自我”是所谓真实的自我,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沈老师在这里纠正大家,这个叫做“本我”。实际上,一个成年人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的。沈老师认为,我们一方面要坚持自己的本我,另一方面要有更大的包容心,能和更多的人形成连接。这个连接越大,你的那个自我才能更强大。而所谓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那个“自我”,断绝一切和人建立的连接,不过就是自私而已。
什么叫强大的自我?一个标准就是和人建立更多的连接,处理更多的差异。
$1
是的。自我越强大的人,是越能主动处理差异的。因为是他主动伸出手和别人建立连接的,他有这个能力去处理差异。
沈老师发现,如果对方越能接受你与他的不同,你其实也越能接受你与他的不同。反之,如果对方总是对你挑挑拣拣,你也会本能地对对方挑挑拣拣。因此,强大的自我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把自己封闭起来的所谓的“真实的自我”,不过是脆弱的自我。
沈老师也经常看到很多文章强调要做自我,可是什么叫做做自己呢?你做自己跟别人都不一样,你与别人的关系都不好,那个自我很强大吗?